日期:2025-07-28 12:07:45
7月24日—25日,由证券时报社、招商银行苏州分行共同主办,香港公司治理公会提供支持的“潮起香江·顺势共赢——企业赴港上市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举办。这也是今年证券时报与香港公司治理公会相继在深圳、上海、杭州后,共同举办的第五场赴港上市专题活动。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内地与香港的金融、投行专家、法律顾问、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及近百名企业高管,活动旨在共同探讨企业赴港上市的最新政策、市场趋势及实操路径,为长三角地区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专业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得到香港公司治理公会、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招商银行苏州分行的支持,音飞存储、南微医学、罗博特科、润芯微等近百名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搭建央地合作平台 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
2024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多项重磅政策带动下活跃度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强劲复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持续攀升。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以141亿美元的新股融资额雄踞全球首位,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695%,工业、消费、医疗保健、TMT(科技、媒体及电讯)、金融等各行业公司纷纷赴港上市。其中,龙头企业的上市更是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全球前十大IPO中,港交所占4宗。
证券时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玉梅在致辞中表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港股IPO市场通过链接境内外资源,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对接平台。中国证监会2024年以来发布了多项重要政策,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政策加持下,企业与资本实现了“双向奔赴”,香港资本市场强劲复苏。
证券时报社副社长高玉梅
她指出,苏州作为长三角创新引擎,以“敢闯敢试”的基因孕育出蓬勃的科创生态。这里集聚了超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闪耀全球,彰显出“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跃升的硬核实力。证券时报将持续与地方开展深入合作,赋能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局长朱晓焱在致辞中指出,在苏州工业园区31年的发展历程中,香港始终是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合作伙伴。很多企业正希望通过香港踏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快车道”,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苏州工业园区已有20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其中16家为生物医药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已达70家,上市梯队中的“苗圃”企业达到387家。
她指出,企业出海并非易事,涉及战略、合规、融资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苏州工业园区将紧扣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为企业出海提供精准服务。
招商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段亮
企业赴港上市过程中专业机构至关重要。招商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段亮在致辞中表示,招商银行将为赴港上市的拟IPO企业提供 “投商行一体化”、“境内外一体化”和“公私联动一体化”服务,并依托招银国际、招商证券等子公司,为企业提供从红筹架构搭建、红筹过桥融资到保荐承销的全链条服务,去年招银国际境外IPO承销份额稳居市场前列。
聚焦港股新趋势 把脉市场新动向
随着香港交易所不断优化上市规则和审批流程,高度透明、规则为本的审批制度提高了上市效率。港交所还推出了“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创新科技企业开拓了更宽阔的上市融资道路,这也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其全球领先的新股融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香港股本发行市场上半年持续火爆,共募资455亿美元,其中141亿美元来自IPO。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持续升温,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部分均获得国际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参与者包括北美、欧洲及中东等地的长线基金、私募股权、战略投资者、对冲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散户认购也同样踊跃,推动新股需求屡创新高,部分新股实现超额认购。
本次到会的初创型企业对于港交所推出的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和18C(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尤为关注。这两项规则为尚未盈利或收入较低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独特的融资通道。
除科技型企业的上市政策助力,“A+H”上市机制持续活跃。香港交易所市场科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姜嘉莉介绍,今年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总集资额达101亿美元,H股上市后平均上涨30%,预计“A+H”上市将继续成为2025年的关键主题。目前,43家“A+H”发行人已提交A1文件,另有16家公司公告意向。
来自招银国际投行部的詹管融、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竟弘分别介绍了香港上市规则和流程,及拟上市公司财法团队的筹备工作内容;奋迅律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分别就赴港上市的法律、审计、税务筹划、ESG及内控等关注要点、应对建议做了详细解析及分享。上海领灿咨询总经理王雪松则对赴港上市过程中媒体及投关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专家解读实战分享 全方位解码赴港上市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香港公司治理公会、招银国际、安永、海问律师事务所、弗若斯特沙利文、上海耀达的专家结合案例,就港股上市的核心问题及难点做了深入的讨论,分析了企业赴港上市常见的合规问题、财务架构调整及估值优化策略,强调前期合规准备、中介机构选择及投资者沟通的关键作用。
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伟主持本次研讨会及圆桌论坛。他指出,企业赴香港上市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类专业中介机构的协同配合。中介机构作为专业服务提供者,构成了企业上市的核心支撑体系,本次参与分享的专家均在业内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公会将持续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专业咨询的桥梁。
沙利文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张葛健表示,财务表现、法律合规及投资者故事是驱动境外上市的三驾马车,财务和合规是基本要求,投资者故事是亮点。企业讲好行业特色,才能有效提升上市估值。
对于港股上市审核与发行重点问题,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敏介绍,A转H股的企业需要尤其关注实控人诚信问题,在过往历史时期,若存在A股监管机构警示函、实控人担保违规、上市主体独立性等问题,港股监管机构审核将会更加严格。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专业务实,各方深入探讨赴港上市的核心要点,就赴港上市的核心问题及难点展开思想碰撞,并从中介机构视角为赴港上市企业提供专业建议。证券时报将持续携手各界专业力量,持续打造赴港上市专业机构服务,赋能企业扬帆起航、顺利推进国际化战略,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齐和宁)
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