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2 12:47:18
暑期之旅
若想兼得清凉与厚重
泽州便是答案
盛夏的泽州
是一轴缓缓铺展的山水人文长卷
这里
太行余脉勾勒出苍翠的轮廓
丹河水系滋养着千年的文明
一起走进那些古建、古村
与时光对坐
府城玉皇庙
『府城玉皇庙』位于市区东北约13公里处的府城村北岗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建筑、壁画、碑石、琉璃、砖雕、木刻无一不为上品佳作,尤其是庙内的元代二十八宿彩塑群,造型精美,比例匀称,面部表情生动传神,细节丰富而表现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气贯通、呼之欲出。
展开剩余94%这些彩塑之精、之巧、之美,举世罕见,为海内孤品,是中国道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
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不仅地理环境幽雅,上、下两院内现存历代碑碣百余通,真、草、 隶、篆书体齐全,宋金以来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唐宋金元明彩塑汇聚,古柏银杏虬柯参天,是晋城历史文脉的重要代表,有的堪称中国文物之孤品,在我国建筑、宗教、艺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府城关帝庙
『府城关帝庙』位于泽州县金村镇的府城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关帝庙的石雕和木雕比较突出,无论是镌刻工艺还是构图艺术都堪称雕刻技艺之大成,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冶底岱庙
『冶底岱庙』位于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最为出名的当属“银杏王”“断臂双狮”“人字柏”等景观,同时,岱庙以碧水青山、古树翠竹辅衬殿宇亭台这一独到之举,构成了兼具北雄南秀的独特园林式庙宇风貌,故不论从历史艺术,还是从建筑风格诸多方面来讲,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小南村二仙庙
『小南村二仙庙』位于泽州县金村镇东南村,始建于北宋,是山西东南部二仙文化及其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殿为内的主要建筑。这是一座创建年代明确,建筑结构完好,具有断代标准的宋代建筑。正殿内所塑“二仙”及胁侍、女官塑像共十六尊,所塑人物体态端庄,身材修长,表情丰富,生动传神,其衣裙色彩协调、线条流畅,堪称宋代泥塑之佳作,为研究宋代彩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仙台上所塑二仙像,是晋东南地区最早出现的宋代彩塑,也是整个山西地区乃至全国唯一的一处宋塑乐氏二仙神像,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研究价值,弥足珍贵。
正殿内的小木作帐龛,是极为罕见的、保存完整的早期小木作帐龛实物遗存,为宋代天宫楼阁型小木作的杰出范例,反映了晋东南地区宋代建筑技术的极高成就,在山西南部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具有重要地位。
史村东岳庙
『史村东岳庙』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村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殿宇中最有价值的是后殿和钟鼓楼。后殿大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筒瓦屋面。前檐出檐深远,达2.05米。山门钟鼓楼飞檐高挑,气势不凡。
史村东岳庙历经千年风雨,凝聚元、明、清三代建筑智慧,其元代减柱造的大殿、明代高挑飞扬的钟鼓楼,以及清代完善的院落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珍贵标本。
碧落寺
『碧落寺』位于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位列泽州四大古寺之首,现仅存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落寺现存东中西三窟,有北齐石窟一座、唐代石窟两座、唐代及武周石龛十余处,明代古桥两座,北魏至民国历代摩崖题记、碑刻百余方。
东院石窟是碧落寺现存遗迹中最具价值所在。三窟中开凿年代以西窟为最早,就其风格特色及窟门外“大齐武平七年”题记,可推其当属北齐遗物。石窟平面呈长方形,门两侧各立一力士,力士已残。门下原有两尊狮子,现仅存一身。
“云卧山门隔几重,半天吹落碧芙蓉”清人朱樟的这句诗似乎道出了碧落二字的来历,在山峦之中,寺如碧玉天降,落入凡尘。而碧落卧云也便成为古泽州的八景之一。
大阳汤帝庙
『大阳汤帝庙』位于泽州县大阳镇西街,创建于元代,现存建筑集元、明、清三代于一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汤殿是中国古建中“减柱移柱”的典范。殿内使用的“减柱移柱”独特工艺让这座庙宇在晋东南地区诸多成汤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匠人制作工艺上的顶峰之作,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为元代建筑典范。
成汤殿的装饰也非常讲究,最震人心魄的还是前檐部分,粗壮的木柱、宽大的额枋、弯曲的檐额,共同以朴拙之貌呈现宏大之观,体现出中国艺术中的“拙”之美。
周村东岳庙
『周村东岳庙』位于泽州县周村村北,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坐北朝南,一进两院。正殿又名东岳殿,为宋代遗构。建于1.8米高的方形砖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灰筒瓦布面,七檩前出廊式。梁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施四根抹角八楞青石柱,柱高4-5米,下设青石覆莲柱础。
东岳庙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巍峨矗立,是周村的标志性建筑物。
陟椒三教堂
『陟椒三教堂』位于泽州县南岭镇陟椒村,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数百年来,三教堂以木雕艺术精湛、精美复杂而闻名,被古建专家誉为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的精品。
三教堂的大门十分讲究,在“香霭云飘”匾额上方有四条木龙环绕,龙目圆睁,似在云雾间翻飞,木雕有四五层之多。最上方的斗栱异常华丽,斗栱以下雀替部位和垂花柱上雕刻的花卉鸟兽活灵活现,人物故事惟妙惟肖,构成了多组木雕最生动的画面。
综观整个陟椒三教堂,各种浮雕、浅雕、镂雕、透雕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整个木作结构运用力学和美学的和谐组合,使木雕工艺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石淙头村
『石淙头村』位于周村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由石淙头、山场坡、龙王山三个自然村组成,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潘家大院建筑群是石淙头村古村落的精髓,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功能完备,现存20多院,是晋东南明清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群有大量的匾额艺术,这些匾额、楹联和横额既有描写山水环境,也有祈望福祉,更有充满劝善和劝进取的格言警句。
长河绕村东南而过,其中村西悬崖处“老龙隈”因长河奔泻而下形成“白龙吐泻”自然景观,成为石淙头村重要的观景点。
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位于泽州县北义城镇,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黄石村起于唐代,兴在明清,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与村中成、杜、赵、张“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作为最美古村落之一,其最为出名的也是这“四大家族”在村里留下的众多古建筑。
这里既不像南方粉墙黛瓦、花香鸟语般典雅多情,也不像北方粗狂凛冽、轩昂大气得不可一世。这里的建筑周正规矩,每一块砖,每一根梁,每一块彩绘都结构讲究,选材精良,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因古建精美且保存完好,被誉为古村落中的“活化石”,但由于长期以来地处偏僻山区,这些精致典雅的民居古建,一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陟椒村
『陟椒村』位于泽州县南岭镇北部,原名折家腰,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陟椒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尤其以“刘家大院”和“陟椒三教堂”闻名于世。
“刘家大院”是一处气势恢宏的泽商大院。原有十八个院落,现存十三院,包括东西棋盘院、“守乾惕”、“敦素居”、“德厚斋”、“书香第”、“挹之居”、绣楼院等。“陟椒三教堂”位于陟椒村北部,是泽州一百多座三教堂中名气最大的一座,尤其是木雕工艺精美绝伦,更是有“木雕之王”的美誉。
陟椒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走进陟椒村,一定要看一看“刘家大院”和“陟椒三教堂”。这两处古建气势恢宏、装饰精美,正用凝固的艺术语言讲述着陟椒村的传奇与辉煌。
葛万村
『葛万村』位于泽州县南岭镇东南部,始建于元代,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有清代历史院落47处,包括簸箕院、布袋院、棋盘院等,并有汤帝庙、三官庙等古代寺观遗存若干处,整体布局以一进四大八小为主,错落有致的排列。
村中以郭姓居多,葛万郭氏系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汾阳王郭子仪后裔。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宗教文化。
天井关村
『天井关村』位于晋庙铺镇,天井关区的西北边界处,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天井关雄踞太行山南端,当晋豫要冲,左丹右沁,背负三晋,俯瞰中原,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四面深壑,一途独通,地势险要,为古太行道之咽径,太行八陉之一,是三晋东南第一大关。
公元前493年,孔子驱车行经天井关,在此地留下数道距今2480年的“中国最古老车辙”,以及“孔子回车”动人传说。古辙遗迹,原有车辙十数里,现仅存20米左右。其中车距(两个轮子的距离)与秦始皇规定的“车同轨”的尺寸完全相符,是“万里茶路”晋城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文物。
窑掌村
『窑掌村』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的最南端,与山河镇交界,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窑掌村依山而建,顺山势层层迢递,整个村落几乎全部是用石头垒砌的房子,院落大多为四合式,颇具匠心。此外,大月寺、中月寺、小月寺、映月寺相距十几里,遥相呼应。
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村中间有一条河,属于石河支流,平时有几股山间泉水汇入该河穿村而过,环境十分优美,可以带着孩子戏水玩乐,体验夏日的快乐。
泽州的厚重
不在宏大的叙事里
而在细节的褶皱中
不同于喧嚣的网红景点
这里的每一块碑刻
每一处院落
都藏着未被稀释的历史原味
泽州
等你来
来源:漫旅泽州
发布于:山西省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